聚焦“引育用留”,烟台全市乡村人才结构持续优化

12月11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烟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姜瑞介绍烟台市乡村振兴中关于人才振兴的有关情况,烟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王粹益,烟台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丁智,共青团烟台市委副书记刘金鑫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烟台人社系统坚持把乡村人才振兴放在突出位置,聚焦“引”“育”“留”“用”关键环节,创新制度供给,强化要素保障,全市乡村人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素质稳步提升、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为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人才保障。

 

广拓渠道“引”人才,涵养乡村人才“蓄水池”

 

紧扣乡村振兴需求,多渠道、多举措吸引和促进各类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推动各类人才流向乡村、扎根基层、建功立业。

 

市场化聚智揽才。搭建线上线下引才平台,创设4个线上招引平台,开发上线“优聘引才云”小程序,常态化对接100所重点高校开展“名企名校行”活动,构建起“人社+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的招聘模式,提供“组团式”“一站式”引才服务,每年举办人才招引活动400余场。加强农业类专项引才,定期摸排涉农企业人才需求,编制人才需求目录,通过各类媒体、网站、平台广泛推介,面向多所重点农业类高校集中宣讲,组织优质农业企业直播带岗,搭建乡村人才对接渠道。

 

拓渠道引才聚才。聚焦基层乡镇事业单位招人难、留人难问题,适当放宽学历、专业、户籍条件,适当降低开考比例,稳定基层人才队伍,2020年以来,累计为乡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5043人,招聘公费师范生1088人、公费医学生272人。大力开展“三支一扶”招募活动,2020年以来,先后招募519名高校毕业生充实到乡镇一线。涌现出了第一、第二届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王辉、龚钰犇等一批先进典型。

 

建载体招贤纳才。建设烟台市农科院、莱州市金海种业等5家涉农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莱州明波水产、蓝色海洋科技股份等8家涉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结合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在47家规模效应明显、组织化程度较高、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单位设立乡村振兴特色专家服务基地,其中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8家,市级基地39家。

 

破立并举“育”人才,打破人才成长“天花板”


坚持人才培育重心下移,立足长远抓好本土乡村人才培育,打造懂技术、善经验、会管理、能带动发展的乡土人才队伍。

 

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不断加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能力建设,创新工作模式,积极发挥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打造了高素质农民培育“两级两类培训结合、三段三化管理组合”的烟台模式,2020年以来,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81万人。

 

强化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行动计划,搭建“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平台,面向农民工、脱贫人口等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遴选17家焊工定点培训机构,为乡村劳动者免费培训,并根据合格人数给予培训机构补贴。突出打造“果树工”“八仙葫芦雕刻”“面塑”等特色化培训品牌,2020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12.9万人次,形成了“一区一品、一区一拳头专业”的培训生态格局。

 

深化基层职称制度改革。主动松绑放权,根据需要和实际将农业系列职称评审放权给行业主管部门,结合烟台实际,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高级职称制度,在乡镇事业单位中开展基层工程、农业、卫生、中小学教师等系列高级职称评审,2020年以来,共有1.3万名基层人才申报高级职称,评审通过2700多人。结合传统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率先在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领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中、初级职称评定试点,评定农民职称1014人。
 

提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设立16家市级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今年以来,举办涉农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57个,培训8092人次。实施乡村振兴高级研修项目,举办省、市级乡村振兴高研班28个。积极发挥省级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作用,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开展苹果、大樱桃等新品种、新技术、品牌建设、智慧农业方面的培训工作,组织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员线下培训24次,培训1575人次。

 

真情实意“留”人才,系牢拴心留人“同心锁”


乡村人才振兴既要靠政策、靠投入,更要靠环境、靠关怀。为使乡村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烟台坚持用足上级政策,用好本地政策,最大限度将政策红利向乡村倾斜,努力让广大人才心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

 

优化人才补贴政策。实施青年人才“乐居、乐业、乐创、乐享”四大系列行动,出台生活补贴、购房补贴、人才公寓、应聘补贴等政策措施,实现从博士后到大专生普惠性生活、购房补贴全覆盖,加快青年人才集聚。对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学士本科生、普通高校学士本科生和专科生,可分别享受每年3.6万元、2.4万元、1.2万元、6000元和3600元的生活补贴,补贴三年;以上人员可分别享受20万元、10万元、5万元、2万元和1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2021年新政实施以来,共为在县级以下企事业单位人员发放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5亿余元,惠及2.5万余人。

 

强化人才正向激励。实施现代产业领军人才、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乡村振兴人才等人才工程。连续举办四届烟台市苹果苗木嫁接职业技能竞赛,举办乡村面艺师职业技能竞赛、家畜(猪)繁殖员职业技能竞赛、果树修剪职业技能竞赛等一大批乡村振兴职业技能竞赛,总参赛人数超过2500人,授予年度第一名选手“烟台市技术能手”称号。修订烟台市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放宽乡土技能人才申报条件,15人入选烟台市首席技师。

 

鼓励返乡入乡创业。支持引导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回乡创业,助力激发“归雁经济”内生动力。对返乡创业人员给予创业补贴资金扶持,个人贷款额度最高30万元,创办小微企业的给予最高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按有关规定给予贷款贴息,带动农民就业和农村发展,2020年以来,全市共为1.56万名自主创业农民和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担保贷款27.42亿元,有力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集聚。每年在全市开展“返乡下乡创业之星”典型人物评选工作,并给予每人5000元的奖金予以奖励。

 

科学务实“用”人才,释放乡村人才“含金量”


创新人才使用模式,通过政策激励、柔性使用等方式,为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创造良好条件,集聚更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为破解乡村“空心化”难题,注重加大对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好青年”培育力度,推动青年“回归乡村”、带动发展。2020年以来,累计选树各级乡村好青年5600余名,涵盖各个行业领域。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好青年对接交流、观摩学习活动21场,开展电商、文旅等培训13次,培育产业带头人42名。推出“乡村好青年贷”“创业担保贷”“鲁担惠农贷”,今年以来,对有信贷需求的青年客户群体发放贷款950余户,授信金额超9000万元。主动打破地域、归属等条条框框限制,创新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先后打造了“产业+人才”“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等专家服务基地集群,专家库成员入选市级以上人才工程、奖项的高层次专家数量超过600人。创新实施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层示范项目,引导集聚专家人才赴基层开展技术指导、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帮助基层集聚创新资源、解决发展难题、培训技术人才。

 

 

 

 

 

 

2023年12月11日 17:46
收藏